Get all your news in one place.
100’s of premium titles.
One app.
Start reading
The News Lens (中文)
The News Lens (中文)
仙道彬

「很多人都說,Manu太老,早該退休了」換手灌籃、關鍵火鍋,他還是吉諾比利

Photo Credit: Soobum Im-USA TODAY Sports / Reuters / 達志影像

(5月12日:馬刺以總局數4:2擊敗火箭,確定晉級西部冠軍賽,將對賽勇士)

記得幾年前,我和一班球友討論過球星和超級球星的分別。當大家爭持不下,我說出了自己的意見:「球星是循規蹈矩地好球,超級球星是好球之餘,會好到讓你料不到,不按常理出牌。」

12日看吉諾比利(Manu Ginobili)的比賽,不禁想起這番話,由上半場的灌籃,之後的三分和助攻,最後的後手傳球,還有,全場最關鍵的火鍋,貫徹Manu「讓你料不到」的本色。"It was a risky play, but it was also risky to let him shoot. So I took my chances." Manu賽後如此形容自己的火鍋,相當準確。

看時放聲大叫,感動萬分,可是靜了下來,重看片段,回想過程,感到背上如有冷汗,不錯,我想起了當年對諾威斯基(Dirk Nowitzki)那一球火鍋。2006年的西岸次圈,馬刺對住宿敵小牛,雙方打到第七戰仍爭持激烈,在比賽餘下廿多秒,本來馬刺還領先104:101,可是當Dirk爆過Bruce Bowen轉身上籃,從天而降的Manu也如今日一樣,想來一記火鍋,可是判斷失誤,球封不到,還打手犯規,結果Dirk成功and 1,讓比賽進入加時,最後小牛也乘此氣勢贏球,最後還打入總決賽,可惜不敵熱火,而Dwyane Wade也贏得個人及球會史上首個總冠軍。那幾年,我腦海不時浮現Dirk and 1後那個握拳姿勢,也着實憎了他和小牛好一陣子。

現在回看,Manu當然是那一季馬刺未能衛冕的罪人,可是在那場G 7,發生封球失手事件前的10秒鐘,正是Manu三分線外一擊即中,馬刺才能領先3分。

馬刺在九十年代尾至千禧年初,被不少球迷恥笑為「大悶球」,因為球隊注重防守,加上主將鄧肯(Tim Duncan)及教練波波维奇(Gregg Popovich)都不是那種喜歡鎂光燈的人物,所以球隊就算連贏幾個冠軍,風頭始終不及其他強隊。

可是球隊有一個例外,就是當時綽號「白色Kobe」的Manu。在2004年,成功打破美國男籃壟斷,領阿根廷贏得奧運金牌,Manu那幾年威風八面,毫無疑問是最強外援,03年贏總冠軍仍未發揮全部實力,到2005年那一季,直到今日,我也覺得Final MVP應該屬於Manu。

Manu的南美球風大開大闔,無從捉摸,是馬刺最大的奇兵,加上波帥為讓後備席上的火力更強,不時把Manu當成第六人用,當時馬刺迷間有個笑話,就是波帥的兩大絕招,就是把Manu當後備,以及把Manu當正選,單是如此運用,已足夠封王。

今日「歐洲步上籃」(euro-step)儼如Harden的標記,可是資深球迷一定會告訴你,這招正是Manu引入美國籃壇,直到今日才大行其道。當時長髮飄飄的Manu每每在人叢中以歐洲步切入,然後以不可能的姿態取分;Manu不算健碩,但彈力了得,所以每每以灌籃作結,有時側身,有時反手,異常好看。

其實更好看還是Manu的傳球,大膽又夠力,刺穿防守之餘,也叫刺迷吃驚,那些在底線傳球,有時還以為是巴西後衛卡洛斯的罰球,劃出驚人的弧線而到隊友手上,相信波帥賽後看影帶檢討時,肯定爆粗口!

要分辨前期和後期的Manu很簡單,因為自從開始出現「地中海」,Manu就逐步剪短頭髮,現時通常是近乎光頭的「和尚頭」,俊俏外表開始被滄桑的男人味取代。昔日馬刺三巨頭密不可分,也是NBA歷史上贏得最多比賽的三人組,可是來到今日,TD早已退休,Tony Parker也在第二戰受傷而提早收季,難怪Manu也表示不慣和傷心。"It’s going to be the first playoff game I play without him. It is a little bit strange, a little sad, too."

可是生命仍要繼續,球賽也當然要打下去,在沒有了兩位老拍檔的日子,Manu如同Benjamin Button,將生命時鐘重撥,至少在最需要他的時候,交出盛年時的表現。在對灰熊的頭四戰,馬刺兩勝兩負,可是Manu的表現慘不忍睹,起手15次全失,一分未得。當時很多人都說:Manu太老了,其實早應該退休。

或許是老黃忠的鬥志,或許是波帥的魔法,Manu之後逐步回勇,雖然在對火箭的第3場再次掛零,但他在場上的角色越來越重要,無論是防守和籃板,都默默做好,雖然數據都可能看不到。而自TP傷出,Manu變成球隊的控衛之一,更多時候要策動攻勢,而Manu也一一應付自如,來到今仗,12分、7籃板和5助攻,加上一個重要無比的封球,打了32分鐘,是本季季後賽的新高,而表現回應所有質疑「阿根廷刺客」的球迷。今日的火鍋,揮去了06年那記的陰影,成為季後賽經典防守表現之一。

上仗馬刺大敗,波帥非常果斷,尾段早早收起主力,為今仗作準備;雖然今仗雷納德(Kawhi Leonard)受傷,末段只能觀戰,令波帥失算,但在用兵方面,仍然逐漸見到兩位教頭的差距。狄安東尼教練(Mike D’Antoni)擅於進攻及快攻,可是由太陽開始也一直有個明顯的缺點,就是用兵保守,通常以七人、最多八人為重心,較少用小將和奇兵,這在常規賽問題不大,但在季後賽的一系列戰,就易被對手看通,球員的負擔也大;這問題也見於勇士的代教練邁克布朗(Mike Brown),但這個之後再談。

反觀波帥能夠讓馬刺的後備火力冠絕聯盟,正是敢於用人所致,今仗就算變陣以Patty Mills任先發控球,之前兩仗擔正的新人Dejounte Murray一分鐘未出,整體仍有9人上陣。

火箭在Nene傷出後,內線只靠Clint Capella扛起,其實Montrezl Harrell也很不錯,結果也無緣上陣;就算是戰術需要,那Bobby Brown和Sam Dekker其實打上10分、8分鐘也可以。或者就是細節上的差別,所以見到火箭最後浪費了幾次機會,活力也不如馬刺,當然波帥的調動也見功力,在P.Mills被J.Harden打爆後,派出爆發力強且身型遠勝的J.Simmons來招呼哈登,結果兩次偷球,才彌補了下半場兩段熄火的表現。

Harden今仗取得「大三元」,33分、10籃板及助攻繼續推動火箭,可是在輪流伺候的嚴防下,最後出現9次失誤,是這次季後賽的新高。當Eric Gordon也因氣力不繼而少了切入,馬刺的幾位球員都仍然活力十足,這是勝負的分野。其實狄帥也有調整,刻此把Ryan Anderson改任後備,更多時間打小球陣,希望用速度來擊潰馬刺,可是哈登亦因此要投入更多精力在防守之上,最後關頭不止被封球,也無力守住Danny Green,既失三分,也讓後者左手上籃兼博得罰球,是輸球主因。

我曾多次強調,今季的馬刺沒有冠軍相,因為球隊欠缺了一直以來的穩定,尤其是LMA,沒有了TD在旁,他的表現起落極大;至於今仗帶傷上陣的Kawhi,在第三節再次扭傷足踝,但看他賽後的言論,第六戰應該會帶傷上陣。此仗Kawhi在防守端的貢獻極大,15個籃板比LMA還要多;而此仗的轉捩點也是因為他的防守,在第三節受傷前補位把C.Capella的射球封在籃板上,之後轉頭射入,喚醒了全隊。當然不得不提丹尼格林(Danny Green)的三分球翻身,在加時階段取得馬刺最後8分,才保住勝果。

就算是頂尖球員,在如此緊張的比賽也有失誤。本來法定時間完結前,馬刺可以贏得比賽,但Pau Gasol忘記上高位作擋,結果Patty Mills擺脫J.Harden後,鐘鳴後才起手,錯失良機,所以球證一吹完場,波帥就鬧爆蓋索;而哈登對單打太有信心,也同時因為支援不足,尾段多次切入被偷球,最後一擊也未能避過Manu,喪失追平機會。但整體而言,在這場雙方互換領先優勢44次的比賽中,戰術高低不算明顯,明顯是用人的安排,Jonathan Simmons這奇兵就成了馬刺贏球的重要好棋。

就算多少奇兵也好,今仗焦點都肯定是不老的Manu

當在網上分享他的那記上籃和封球,收到很多訊息,大家都非常激動,興奮得很。或者同是人到中年,更明白39歲的Manu要堅持在球場上馳騁如何不易。昨晚和球友打球,有一場剛好組成了「元老隊」,全部隊友都一起打了近20年,最大的將近50,最小的也快將不惑;當中一位就自言是「最後一場」,因為其太太將於周四臨盆,之後忙於工作和家庭,短期內肯定沒時間打球。

對手有兩個比我們年輕一半的小伙子在空中飛來飛去,我們如何Box out仍搶輸籃板,也有氣餒;其中一位隊友末段更是連跳射也無力,可是我們仍是樂此不疲,每周聚頭見面,打一打衛生球。

見到Manu,或者是上圈出局的Vince Carter,自會想起「老兵打不死」這幾個字;大部份的戰友都相識於中學時期,當年日打夜打,今日已不如讀書時般無憂無慮,既有家庭妻兒負擔,工作上的壓力也無日無之,有些地方也像Manu、不是球技,而是頭髮越來越少,傷患越來越多。打一晚球,回家就要按摩拉筋塗藥膏,才能上床睡覺,翌日上班仍全身酸痛,可是熱愛籃球的初心,從未改變。

Manu今早帶來的感動,叫我眼角帶淚,不是因為他再次帶領馬刺走出絕境,而是因為自2002年起,十多年間,一齊由青到中,由鬼切到鬼禿,體會到堅持如何不易,所有熱愛籃球的「老將」,自會感同身受。

本文獲授權轉載自〈仙道彬手記〉

責任編輯:王陽翎
核稿編輯:歐嘉俊

Sign up to read this article
Read news from 100’s of titles, curated specifically for you.
Already a member? Sign in here
Related Stories
Top stories on inkl right now
Our Picks
Fourteen days free
Download the app
One app. One membership.
100+ trusted global sources.